找到相关内容1498篇,用时10毫秒. ·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
  • 熊十力《新唯识论》与佛教义理融摄的问题探讨

    摄论师的师承及其哲学>,《中华佛学学报》,第12期,1999。  51、 释恒清着,<禅净融合主义的思惟方法--从中国人的思惟特征论起>,《台大哲学论评》,第14期,1991 。  52、 释恒清着,...

    裴春苓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143871139.html
  • 追思华梵大学创办人晓云法师

    师友联合画展于香港圣约翰堂画廊,以纪念高剑父先生冥寿。法师绘画之成就,固然极受高剑父先生影响,而在师承之中又有所创新,合中西绘画优点,本是岭南派的基本画风,然而法师在画中更集合儒、道、佛三家思想,形成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1090671324.html
  • 北宋孤山智圆戒律思想研究

      宁海军真觉界相序   未详[39]。   法济院  钱唐郡之西北隅  钱氏霸吴越时陪臣衢州刺史曰翁某者构之,以为大长老庆祥师栖禅之境,即皇朝太平兴国某年也。长老去世,弟子齐政师承袭之,请择悟律师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9221773495.html
  • 洞山禅师生平及禅法思想的价值

    “家风细密,言行相应,随机利物,就语接人”。   (二)、接引三路   禅宗历来重视师承关系,唐末五代以来,禅宗五家更是机锋棒喝,电光石火,接化学人花样迭出。洞山一脉,家风绵密,在随机利物,就语接人...

    如拯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9222273505.html
  • 佛教信仰及其认同模式

    寺里的主持和方丈却按师承关系传位。这样,在同宗寺院之间就缺乏了互相固定的关系;同时也随着寺庙住持的更换,宗门的色彩也要随之变化,而更换主持往往又是按官方或寺产捐助人的意旨;再次,不论是禅寺还是律寺等等...

    李向平

    |佛教信仰及其认同模式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5112373840.html
  • 何蓉:国家规制与宗教组织的发展:中国佛教的政教关系史的制度分析

    自身的组织机制。一个突出的表现是,历代高僧试图以戒律规范僧众行为,建立清静僧团。以道安为例,他改变了僧众以国家或师承冠于僧名之前的做法,主张佛教僧侣以释为姓,统一了身份;在戒律尚未完全传入中土的时代,...

    何蓉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9384973959.html
  • 中国律学研究的方法论检讨——以弘一法师为例

    537)博听律部,师承道覆研究《四分律》,他由佛陀扇多的启示,造《四分律疏》百二十纸,并删定《羯磨戒本》,大力弘扬戒律,奠定了《四分律》开宗立派的基础。慧光门下弟子道云奉师遗命,专弘律部,著《四分律疏》...

    温金玉

    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9392673999.html
  • 阿毗达磨泛论

    ,是为学说建立时期。第二约在佛灭后四百年至六百年间,  迦旃延尼子法胜等相继著作,组织旧言,有部义宗渐以大备  是为学说组织时期。第三约在佛灭后六百年至千年间,迦湿  弥罗与国外有部各禀师承,立说竞异...

    吕澂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112074032.html
  • 惠洪文字禅的理论与实践及其对后世的影响

    诗话诗格、经书注解。惠洪能成为宋代文字禅的代表人物,与其童年教育、禅门师承、社会交往、坎坷遭遇有关,独特的人生经历使他具备了融通儒与释、禅与教、诗与禅的眼光。惠洪的著述和文字禅观念对后世禅林影响深远,...

    周裕锴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293474540.html
  • 《中观精要》意趣蠡测——佛学大师更敦群培精神境界发凡

    永远不会被中观自续派承认的。”由此可见,这种区别,任何一个有正常思维的人都不会认为是原则性的、动摇佛法根本的,而仅仅是方法论上的差别;而且双方都有印藏佛教中观学的师承,分别为佛护→月称→宗喀巴、清辩→...师承,名为“深观派”传承,主要阐释空性智慧方面的教法;从释迦牟尼佛传至弥勒,次传无著、世亲等次第传出之师承,名为“广行派”传承,主要阐释修道次第方面的教法;从释迦牟尼佛传至文殊,次传寂天菩萨,以“自他相...

    金易明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1575274924.html